意美达纱窗纱门产品故障和自主解决小妙招!

意美达厂家杨维勇
2014-04-08

                  意美达纱窗纱门产品故障和自主解决小妙招!

 我公司纱门窗产品在市场占有率较大,由于客户在使用、保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解的产品小故障。再好的产品总离不开重要的售后环节,如何能对隐形纱门窗产品经常出现的小故障自主快速处理,意美达纱窗公司杨维勇在此向各位客户详谈维修小窍门。


                     

卷帘纱窗盒右端调力齿轮


一、卷帘纱窗常出现的故障

   纱窗安装完毕半年后若会出现纱网回卷不畅、收不回现象,可用一字螺丝刀将纱盒正面的调力齿轮向下拨动增加弹簧的钮力度,通常加力3-4圈左右即可。调节装置侧面有调力指示图向下加强、向上减弱,室外安装的纱窗建议客户不要自主调试。

                             

隐形纱窗轨道实景


   纱窗安装在室内的情况下,部分客户在没有打开窗户就直接运行纱窗到把手处可能会出现拉梁杆与纱网脱出槽道,导致纱窗卡住纱网回卷不平等故障。自主解决办法:先将外开窗户把手打开,然后将拉梁杆任意一端小心放入槽道中,最后将拉梁杆另一端倾斜小心放入槽道中并均匀反复拉动纱窗网3遍左右故障排除。


二、纱窗不抗风的几种因素

   多数塑钢平开窗都会有窗框变形的几率,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出现纱窗整体外观尚可,但在试用时纱网边缘的防风扣总会有2-3个不再工作状态中。原因在于塑料门窗框不是垂直的,建议在安装验收时请工人耐心调试好拉梁杆的活动间隙。(允许间隙在3mm以内)

                      外开窗加装隐形纱窗.jpg


   春暖花开正是开窗通风的好时节,部分外开门窗的限位器效果不是很好。每当大风来临时门窗会在强对流的情况下自然紧闭门窗,门窗把手瞬间将纱网挤压出槽道、纱窗拉梁杆可能会自动回卷停留在与纱盒相隔200mm以上的位置。自主解决办法:先将挤压出槽的纱网边轻轻塞入槽道中,再均匀用力拉动线坠与拉梁杆并反复回卷三遍即可。门窗框上的限位器也要调试好,可适当紧固定位螺丝。部分限位器已失去功能应尽快换新,可有效保证门窗玻璃、隐形纱窗免受损害。


隐形纱门窗在使用时应做到轻拉轻放,且勿猛拉猛拽。特别是业主家的客人对隐形纱窗产品的使用方法不太了解,往往会出现以上提到的小故障。


三、折叠纱门窗常出现的故障

   部分单拉式折叠纱门窗产品安装半年后会出现关好之后,纱网又自动收缩开30-300mm透光距离。自主解决办法:纱网收缩关闭时相反的那边槽道框侧面上下有调节定位块,取十字螺丝刀将上面的定位块螺丝向下移动10mm左右,下面的定位块螺丝向上移动10mm左右,故障即可排除。


           

左右折叠纱门



   折叠纱门窗的线绳在使用时容易被烟灰火烧断,若线绳烧断就得将纱门窗网整体拆下来重新更换新的线绳,每套纱门窗维修时间为40-70分钟,更麻烦的维修需运回车间加工。建议各位客户不要在折叠纱门窗处吸烟,更不要在线绳活动槽道中轻弹烟灰火。


四、单磁吸纱门窗、对磁吸纱门窗常出现的故障

   单磁吸纱门窗使用时应扣住拉梁杆把手均匀用力运行到磁吸扣手处“咔嚓”吸住为关好。我司有一款整体圆弧拉梁拉手非常美观,但在使用时应扣住圆弧拉手中下方为宜。如果客户使用时不掌握以上技巧随意拉动拉梁杆任意部位,则会出现纱门窗的纱网上面或是下面不同时拉出;这会导致拉梁杆与纱门窗网脱离槽道,自主解决办法:先将纱门窗网拉出实际门窗宽度并将拉梁杆下端小心放入下槽道中,然后把拉梁杆的另一端倾斜小心放入上槽道中,最后轻轻均匀用力拉动3遍左右故障排除。

                       

左右卷帘纱门


磁吸纱门抗风原理为毛刷式抗风,在瞬间风力6级以上时可能会出现纱网被吹出槽道外现象。自主解决办法:可站在梯子上将顶端的纱网塞入槽道中,均匀用力拉动3遍左右故障排除。


   风力在5级左右使用纱门窗时应缓慢拉动,否则纱网会有被吹出的几率。对磁吸纱门窗使用时应扣住左右圆弧拉手平衡向内使劲直到中间“咔嚓”吸住为关好,应避免从左侧拉到右侧或是右侧拉到左侧,导致纱网与卷轴管脱离现象发生。     


   以上提到的隐形纱门窗故障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些变动,亲亲们自主维修仍达不到产品验收交货时的效果,建议您直接与我司市场部经理或售后部取得联系,并相互预约好时间、上门进行维修调试。    


   推荐阅读:

  ‍京意美达纱窗教您识别假冒纱窗!

  ‍选性价比高的防盗纱窗应找品牌厂家!

  ‍防护儿童纱窗怎么选?

  ‍平开门安全通风如何正确选防盗纱门?

  ‍采光通风好的金刚网纱窗如何选?


 热线:13718400444, 010-61287352

 官网:http://www.yimeida.org




   (杨维勇的原创文章,禁止抄袭。)     




阅读3409
分享